中国教师资格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点击数:765 发布时间:2025-09-01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教师资格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各学科教师资格面试一试讲答辩语音示范,以下是初中历史《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试讲答辩,期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得更多教资面试备考资料!

h3【面试备课纸】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h3【语音示范】

h3【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常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有关史实。

能说出民主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等历史入门知识。

【过程与办法】

通过填写表格,理解兴中会和同盟会有什么区别,提高历史剖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三民主义的内涵,提高历史问题剖析探讨能力。

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网,获得更多教资面试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革命志士不屈的斗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2、教学重难题

【重点】

同盟会的打造及其革命纲领。

【难题】

三民主义的内涵。

3、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学会了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如何可以说快完了呢?感觉这是不祥之兆。哪知三年后,清王朝真的垮台了。那样,清朝是如何垮台的?它垮台后,中国社会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今天大家就来看《辛亥革命》。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网,获得更多教资面试资料!

环节2、新课教学

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要发生,都需要什么前期筹备呢?第一,来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兴中会的打造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兴中会成立简表》和《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图,学生结合简表、图片并阅读教程,回答:孙中山于1894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作为革命纲领。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网,获得更多教资面试资料!

教师补充:这是在中国是首次提出推翻帝制,打造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倡导。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个时候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力量。随后,继兴中会将来,全国各地打造了很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同盟会的打造

教师讲授:伴随革命进步的声势越来越扩大,资产阶级权势越来越壮大。每个革命团体急切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引导。于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了。

教师出示空白表格,需要学生阅读教程,总结同盟会成立概况。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学生阅读教程总结概况,师生总结: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教师讲授:革命纲领中的鞑虏在这里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备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

三民主义

1.教师播放介绍三民主义的纪录片,并提问:你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吗?需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该问题。

学生观看纪录片,进行小组讨论,考虑回答后,教师做如下总结: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含义是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指打造民国,就是推翻封建专制规范,打造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即夺取政权和打造政权的问题,它不只批判君主立宪政体的陈腐观念,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愿望,对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进用途,这是孙中山斗争目的的核心内容。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网,获得更多教资面试资料!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其含义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达成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2.教师讲授: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的是打造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最重要任务。民族主义是首要条件,只有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才可能达成打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需要。民生主义是补充和进步,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3.教师提问: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三民主义有哪些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讲解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方法,二者并无原则上和实质上有什么区别。

环节3、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同回顾本课常识。

作业:阅读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书本。

4、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h3【答辩题目及分析】

问题:选择和借助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选择和借助历史课程资源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依据并围绕着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资源,以使教师和学生运用这类资源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2.思想性原则:课程资源的选择要重视其所呈现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要选择那些能够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剖析历史的资源,并借助这类资源对历史进行正确的认识。

3.甄选性原则:历史课程资源有多种多样,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映历史真实情况、具备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源,使资源的借助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重点的理解。

4.可行性原则: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质,考虑到是不是具备可操作性。课程资源需要易于在教学实质中应用,并且省时、有效。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关注公众号|中公教师网,获得更多教资面试资料!

备战面试:[试讲/答辩/结构化][面试模拟题][面试备考攻略]

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h3中公教师考试h3)

h3回复h3我要过面试h3下载试讲教材(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试讲答辩【语音示范】

以上是初中历史《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试讲答辩,更多教师资格面试方法,请查询教师资格面试频道。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zryhb.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zryhb.com/) 版权所有